他與臺下的畢業生分享了一個簡單的理論:“赫爾辛基公交站理論”。在他看來,這個理論甚至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成敗與否。 赫爾辛基公交站理論 閔奇恩出生在芬蘭赫爾辛基。這座城市的中心有一座大型公交站,于是,他在演講的開頭向學生們描述起這座車站。 “市中心的廣場上大約有二十幾個站臺。”閔奇恩說,“每個站臺頂上有一個標牌,上面寫著不同的數字,對應著從這個站臺發出的公交車。這些數字可能是:21、71、58、33和19。每路公交車在城市中至少有1公里的路線重疊,一路上都會有停靠站點。” 他接著說,“現在來打個比方,中途的每個站點代表一個攝影師人生中的一年。那么第三個公交站就代表從事了3年的攝影活動。假如你已經潛心研究了3年的人體攝影,那么我們就把你的那路公交車稱作21路公交車。” “你把這3年的作品拿到波士頓美術館,館長問你是否熟悉歐文·佩恩(Irving Penn)的人體攝影。他的71路公交車也在同一條線上;蛘,你把自己的作品帶到巴黎的一間畫廊,館長則會提醒你看看比爾·勃蘭特(Bill Brandt)的作品,也就是58路公交車,諸如此類。這著實令人震驚,原來你干了3年的事情,別人都已經干過了。” “于是你下了公交,打了輛出租車——因為人生苦短——然后徑直跑回公交總站尋找另外一個站臺。” “這一次,”他說,“你要使用8×10的大畫幅彩色相機從吊車的吊臂上拍攝躺在沙灘上的人群。你花了3年時間,耗費3000美元,創作了一系列作品。但卻聽到了相同的評論。你沒看過理查德·米斯拉奇(Richard Misrach)的作品嗎?或者,如果你使用8×10大畫幅相機拍攝了在海邊隨風搖曳的棕櫚樹黑白照片,那么你沒有看過薩利·曼恩(Sally Mann)的照片嗎?” “于是,你再次跳下公交車,打了一輛車,回去又找了一個新站臺。你反復投入自己的創造力,反復展示新的作品,但卻總是被拿來與他人比較。” “待在那輛可惡的公交車上別動” 閔奇恩停了下來。他看著臺下的學生問道:“你該怎么辦?” “很簡單。”他說,“待在公交車上,待在那輛可惡的公交車上別動。因為如果你保持不動,那就遲早會看到變化。” “離開赫爾辛基的公交車都保持相同的路線,但這種情況只會持續一會兒——可能是一兩公里。之后,他們便會分道揚鑣,每一路車都會前往自己不同的終點。33路車會突然向北駛去,19路車則會駛向西南方向。21和71路的線路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相互重疊,但很快就會分開。歐文·佩恩會駛向其他地方。” “這一分道揚鑣的過程關系重大。”閔奇恩說,“一旦你開始發現自己的工作與你所崇拜的工作之間的差異——這也是你當初選擇那個站臺的原因——那就是時候尋求自己的突破了。突然之間,你的作品會被人注意到。此時,你會更多地落實自己的想法,而你的作品與當初對你產生影響的作品之間也會出現越來越大的差異。你的視野會升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作品也會不斷積累。要不了多久,批評家們也會對你的作品產生興趣。但他們感興趣的不只是你的作品與薩利·曼恩和拉夫·吉布森(Ralpha Gibson)的作品之間的差異,還包括你入行之初的作品。” “你其實是重新獲得了整條公交線路。人們突然之間開始重新評價你20年前拍攝的老照片,重新審視它們的價值,價格也賣得很高。在線路盡頭——也就是公交車可以休息,司機可以下車抽煙甚至喝一杯咖啡的地方——工作也就完成了。這可能是你作為一名藝術家的職業生涯的終點,甚至是你生活的終點。但你的所有作品現在都呈現在自己面前,早期的(所謂)模仿、后來的突破、頂峰和低谷,以及最后的封筆絕作,都會打上你獨一無二的視覺烙印。” “為什么,因為你始終都在一輛公交車上。” 始終如一能否造就成功? 我經常表達一個觀點:想要成為大師,就必須始終如一,堅持到底。這包括不斷重復、提升平均速度,并從內心熱愛無聊的工作。這些想法都至關重要,但“赫爾辛基公交站理論”則幫助我們明確了一些經常被人忽視的重要細節。 -先想想大學生。他們到了人生的這個階段可能已經在教室里待了1萬多個小時。他們是否已經成為了專家,非常擅長吸收課堂上的各種信息?完全不是。我們在課堂上聽到的多數內容很快就會被遺忘。 -再想想每天都使用電腦的人。如果你從事一份工作已經好幾年,你很有可能花了1萬多個小時來撰寫和回復郵件。擁有如此多的經驗,你是否具備創作一部偉大小說的能力?恐怕沒有。 -最后想想一個每周都去健身房的普通人。很多人都堅持了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他們是否成為了頂尖運動員?他們的身體是否已經無比強壯?不太可能。 “赫爾辛基公交站理論”的關鍵在于,它激勵你不要簡單地從事更多工作,而是要不厭其煩地反復工作。 關鍵不是工作,而是反復工作 普通大學生碰到某個理論時只會學習一次,最優秀的大學生則會反復學習。普通員工只寫一次郵件,最頂尖的小說家則會反復修改各個章節。普通健身愛好者每周都會不假思索地遵循相同的訓練計劃,最優秀的運動員則會主動地思考每一次的重復動作,不斷改進自己的能力。這個不斷修正的過程才是最為重要的。 接著使用上面的公交車比喻。有些攝影師坐了幾站之后下了車,然后上了一輛新車,他們一直都在創作。他們也工作了1萬小時,但他們一直沒有做重復性工作。他們忙著在不同的路線間換來換去,希望找到之前沒人坐過的線路,但卻沒有花時間不斷重復和提煉自己以往的想法。而“赫爾辛基公交站理論 ”已經明確闡述了這個道理:想要創作獨特而引人入勝的作品,不斷重復才是關鍵所在。 如果始終待在同一輛公交車上,你就有時間反復提煉和修改自己的作品,直到創作出獨特而鼓舞人心的偉大作品。只有這樣才能造就大師。而如果日復一日、年付一年地投入足夠的時間思考普通的想法,最終也將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天賦。 馬爾科姆·格萊德維爾(Malcolm Gladwell)在《異類》(Outliers)中提出了“1萬小時定律”:需要經過1萬小時的專門訓練才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我認為,很多人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所謂的專門訓練其實就是不斷復習,不斷重復。如果你沒有認真復習,那就算不上專門訓練。 很多人都花了1萬小時。但真正用1萬小時來復習的人卻少之又少。唯一的辦法就是待在一輛公交車上,不要中途下車。 你會乘坐哪輛車? 我們都在用某種能力進行著創作。管理者在開發新項目,會計師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快地處理退稅,護士則在考慮如何更好地管理病人,而作家、設計師、畫家和音樂家也都在對外分享著自己的作品。他們都是創作者。 任何推動社會進步的創作者都會經歷失敗。我們遭遇失敗時往往都會打一輛出租車,然后換一條公交線路。但原先的線路之后或許會越來越順暢。 事實上,我們應該待在一輛公交車上,投入大量精力來反復思考和提煉自己的想法。 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你就必須面臨最艱難的決策:應該乘坐哪輛公交車?你希望用自己的人生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你希望花費多年時間重復和提煉哪項技能? 你如何才能知道正確的答案?我不知道。沒人知道哪輛公交車最好,但如果你想充分釋放自己的潛力,就必須做出選擇。這是人生中最大的挑戰之一。這是你的選擇,但你必須做出選擇。 而一旦你做出了選擇,就請待在自己的車上,切勿換來換去。
12月2日華章名師徐川邏輯串講 一年僅此一次! 9月25日鄭州華章MBA、MPA、MPAcc備考說明會 MBA職場:無領導小組面試最全攻略 2017MBA備考英語復習規劃總覽 9月17日下午華北水利水電MBA商學院進行MBA招生宣講說明 MBA寫作范文——擦出生命的火花 MBA寫作范文 落葉歸根 MBA寫作 議論文結構組織 MBA寫作范文——有錢就幸福嗎? MBA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題題干錯誤四 |
鄭州華章MBA培訓中心 |